【檀香簡介】
檀香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,是常綠小喬木,高6~9米,具寄生根,分布印度、馬來西亞、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,中國臺灣亦有栽培,全年可采。
檀香樹被稱為“黃金之樹”,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寶。采得后切成小段,除去邊材(制造檀香器具時,剩下的碎材,亦可利用)。
播種期:無霜期
適播地:宜植于土層深厚、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中
二、檀香適合怎么樣環(huán)境
檀香適宜生長在23℃~35℃之間,降雨量在600~1600mm之間的地域。檀香根部最忌積水,植物對土壤的肥力要求較高,初期種植當做好追肥工作。檀香根淺,幼苗階段是苗高莖細的形態(tài),防風能力差,生長需要一定的陰蔽,但不能太大。
三、檀香播種土地怎么整理
檀香幼苗對土壤的肥力非常靈敏,土壤肥力足,長的就會油綠,植株健康。可很少的部分藥田的土壤基本是肥力差不多的土地,正因為這樣,希望小苗長的粗壯健康,就需要在播種前使足有機肥,以每一畝地3.5~7.5千公斤牛糞豬屎撒施,追肥之后翻耕1遍,耙地1遍,如此土壤和養(yǎng)料就很均勻的混合在一起,做到?jīng)]有大土蛋,便于播種發(fā)芽。
為了利于檀香苗在整個成長時間的澆灌,清理雜草,撒肥等要做的管理措施,將土地弄成固定1.6m寬的畦,長短16~22m,真實情況根據(jù)地貌決定。
四、檀香怎么種植
檀香的種子個頭一般,頂土率比較好,在播種之前可以簡單的做一些催芽處理,部分流程實際很簡單,用冷水泡個1天,后取出餿干就可以建植,播種深度適當或淺淺的,覆蓋土壤深度不超過4公分。
大部分使用一條一條的播種,播種之后還可以鋪設保溫膜,或麥稈之類的保濕物,來加快出芽率。在下種之后可以使用人工摟土覆蓋或機器摟土覆土,覆土之后灌水1遍,大概6~12天就可以發(fā)芽。
五、檀香怎么養(yǎng)護
檀香生長期管理養(yǎng)護的事情很少,其沒有蟲害,生長發(fā)育事態(tài)強。最主要的工作只有澆灌,清理雜草防止病蟲害這些,在檀香的生長發(fā)育高峰,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水,在此期間,可每一畝地追施速效肥40千克。